前两天在网上刷到了一个帖子,“211本,中国银行给了总包69.8万的Offer,秋招还是很成功的”图片来源:小红书截图(下同)好家伙,现在毕业生都这么卷了么?当我点进帖子想认真学习一下,结果左滑看到了第二张“Offer截图”抽象,太抽象了!评论区的网友也开始玩梗“美团逼签,要求14天内签字,怎么办?”“同样211本,工行给我总包96万呢”“为什么我只有29万?”“找Hr谈一下!”有网友“后知后觉”,看到帖子后回去翻短信才发现,原来自己9月份就收到“Offer”已经过期了。什么?工行给出了“百万年薪Offer”?热心网友提醒:“仔细阅读,说的最高百万,最好和Hr问清楚,别被骗了接连收到“5份银行Offer”,网友表示“5年制管培,薪资很有诚意,准备签三方了”这么多人都收到了Offer,该不会要竞品上岗吧!有网友则是直接拒了“Offer”。玩归玩,闹归闹。这些以银行名义群发的短信,背后可能根本不是银行,而是不正规的贷款中介公司!图片来源:@上海市消保委如果你回复了这条短信,可能没多久就会接到自称“银行工作人员”的电话,要求线下签合同办理贷款业务,然而后续约见地点,根本不是银行。图片来源:@法制日报到了线下,这些不正规的贷款公司开始步步设陷,有的还会采取多人堵门、软硬威胁等方式,让当事人不得不在合同上签字,最终套取高额中介费、服务费。据媒体报道,有人贷款10万就被这种不正规的贷款中介收了2.9万元的服务费。图片来源:@法制日报除了假冒银行工作人员,电话短信连番轰炸,最近互联网上又出现了贷款新骗局。网上有一些所谓的“金融科普”视频,称花呗、借呗、微粒贷、信用卡会影响征信、影响就业,发布大量“假科普”贩卖焦虑。图片来源:@大参考这些伪装的“金融科普专家”背后都是贷款中介,找他们贷款抽点少则2%,多则10%以上。图片来源:@大参考再次提醒:这种短信和视频都是假的!千万别信!看完这篇文章,别忘了转到相亲相爱一家人!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